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

內向外向 沒好壞優劣之別

文章題目:倫敦傳真-內向外向 沒好壞優劣之別 
文章連結: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forum/11051401/112012031800296.html 
文章菁華:
     如果你是一個內向害羞的人,被推到第一線上時,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懼。
     這個星期,英國首相卡麥隆到美國訪問,這是卡麥隆擔任首相後,首度正式訪問華府。卡麥隆的妻子莎曼珊也第一次以首相夫人身分隨行。眼尖的英國輿論,在三天的訪問行程中,窺悉莎曼珊卡麥隆甜美的笑容下,萬般不自在的肢體語言。當莎曼珊卡麥隆站在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身邊時,這種情況,尤其明顯。
     這個跟隨首相丈夫出訪的莎曼珊,與那個在倫敦精品店Smythson擔任創意總監時的莎曼珊,判若兩人。而熟識卡麥隆的人則都知道,不擅於在公開場合中彰顯自我的莎曼珊,除了是卡麥隆四名子女的母親外,同時是卡麥隆最重要的工作和生活伙伴與批評者,對卡麥隆的政治和政策思考具有一定的影響力。
     不僅如此,連與卡麥隆領導的保守黨共組聯合政府的英國自民黨,都把莎曼珊卡麥隆視為「同盟友人」,相信她可以把卡麥隆從右派拉到中間和基層。英國政壇私下把這種現象稱為「莎曼珊卡麥隆力量」(Sam Cam’s power)。
     但莎曼珊卡麥隆實際上卻是一個很害怕被推到公眾場合,或像其他英國首相夫人如雪莉布萊爾(湯尼布萊爾妻子)、莎拉布朗(高登布朗妻子),可在公開場合中發表演說,侃侃而談。然而,內向的莎曼珊並未因被迫推到一個以外向文化為主導的環境中而「壓縮」自我,反而找到與外向者相處,截長補短的方式,從中發揮自己傾向於安靜害羞的內在力量。
     莎曼珊卡麥隆的內向型影響力,讓我想起二○○五年時辭世、被美國國會稱為「現代民權運動之母」的羅莎帕克斯(Rosa Parks)。一九五五年時,羅莎帕克斯因拒絕聽從公車司機命令,要她依當時社會陳規讓位給一名白人乘客一舉成名。羅莎沉靜堅定坐在自己座位上的非暴力反抗行為,引發了一場大規模反種族隔離聯合抵制運動,並使得參與聯合抵制運動的馬丁路德金恩,在這場民權運動中展露頭角。
     羅莎帕克斯不似馬丁路德金恩可以站在群眾間,滔滔不絕的表達,「我有一個夢」。但安靜的她,內心裡也「有一個夢」,她用自己的方式,參與並成為爭取民權運動的行動者。內向寡言的羅莎帕克斯和外向雄辯的馬丁路德金恩,相輔相成。
     長久以來,重視行動、速度、競爭和具魄力等外向性格者的優勢,一直是社會的主流價值。而性格內向的人背負了許多外界加諸的誤會與偏見,往往被認為過於害羞、不善社交、不善表達意見、孤僻、難以溝通等。而在《追尋幸福》(The Pursuit of Happiness)一書中,社會心理學家梅爾(David Myers)更把外向列為與自尊、樂觀並存的快樂三特質,認為外向的人,通常「比較快樂」。
     然而,從莎曼珊卡麥隆和羅莎帕克斯,兩個不同世代、地位種族迥異的女性身上,我們可以看到內向者的力量與價值,沒有人會形容,她們的性格屬於「次等」。
     實際上,如沒有沉靜內向性格的人把他們的思考轉向內心世界,我們今天可能就無法欣賞到梵谷的向日葵、不會有牛頓的地心引力原理、不會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、不會有WB葉慈的《二度降臨》、蕭邦的夜曲,我們也不會有普魯斯特的《追憶似水年華》、歐威爾的《一九八四》,或者,JK羅琳的《哈利波特》。
     在心理學上,內向和外向一直是一個持續討論分析的話題。但人格特質和性格發展,不是一個科學理論或心理分析可以定論。一個外向的人也有害羞的時候;一個內向的人也有不畏懼表達自己的時刻。重要的是認識自己,接受自己。最終,內向者與外向者,沒有好壞優劣之分,只有不同之別而已。不論是一把火炬或一只燈籠,都有自己發光的方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