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聞其詳/天涯海角 近在眼前
|
每年金馬影展都會引進將近兩百部電影,佳作紛呈,確實頗難抉擇。因此某些不常聽聞或看到的國家,其迥異的電影風景,反而更值得把握。
哈薩克的《青春殘酷練習曲》(Harmony Lessons)很容易被當成一部探討校園霸凌的電影,卻又不僅於此。三十歲不到的導演埃米爾拜加津(Emir Baigazin)以這部處女作攻進柏林影展,得到藝術貢獻獎和觀眾票選最佳影片。男主角是個和老祖母相依為命的少年,和他與格格不入的城市轉學生,在偏遠的校園面對詭異的氛圍與令人不寒而慄的威權,確實有令人義憤填膺的力道;但更特別的是迂迴的敘事結構、真幻莫測的場面調度,帶來更多的聯想,完全不落俗套。 有大學教授諷刺學生連「巴勒斯坦」和「巴基斯坦」都分不清楚,不如直接帶來看《奧瑪的抉擇》(Omar)。影片描述以色列為了防止巴勒斯坦的攻擊,建了綿延數百公尺的水泥高牆,但分離的不是敵人,也包括了朋友與愛人。主角奧瑪時常攀牆過去,因為他的好友與心上人都在那裡,他寧可和他們一起暗中進行巴勒斯坦解放運動,也不願獨自留在牆的這一邊。但某次意外被捕,讓他面臨動搖愛情、友誼、義氣與信念的挑戰。影片彷彿把《艋舺》放大為國族議題,卻更鏗鏘有力。 曾以《天堂此時》(Paradise Now,2005)獲得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哈尼阿布阿塞德(Hany Abu-Assad)完全懂得用精彩故事去詮釋根深蒂固的矛盾,更厲害的是把一批素人演員琢磨得個個像明星,在坎城「一種注目」單元好評如潮,也眾望所歸奪得評審團獎。 克羅埃西亞、塞爾維亞出品的《神父精煩惱》(The Priest's Children)則是一部企圖不凡的喜劇。年輕神父到小島上任職,一心想改變島上生育率低落的問題,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愈來愈多人「避孕」的趨勢。話說三個臭皮匠,勝過一個諸葛亮;他找到兩個伙伴,一起進行以為天衣無縫的計畫,結果島上出生率確實大增,但他們沒料到的新問題也層出不窮。這部黑色喜劇聰明地利用「性」來講宗教和國族,啼笑皆非中,碰觸到不少敏感議題,就連台灣都被掃到颱風尾。 《性教慾》(Of Good Report)原是本屆南非德班影展的開幕片,卻在放映前臨時喊卡,是什麼樣的內容讓它在自己國家不見天日?它確實有敏感之處,男老師去新學校赴任,不小心和自己未來的學生發生一夜情,但沒有人想懸崖勒馬,卻捲進更黑暗的漩渦裡。男老師不為人知的過去與不忍想像的未來,在風格化的黑白攝影裡隱隱散發悲劇的光芒。那股令人不安的感覺,恐怕才是令禁演它的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吧! 電影確實有時比語言文字還有力。地理上的陌生,理應教我們疏離;但這些電影卻有令人感同身受的魅力。在黑漆漆的戲院裡,隔閡就這麼無聲無息地在某個瞬間消除了。感覺被一部十萬八千里遠的電影所理解、震撼或撫慰,確實是種神奇的經驗。 |
全文網址: 影聞其詳/天涯海角 近在眼前 | 電影世界 | 娛樂追星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ENTERTAINMENT/ENT3/8270356.shtml#ixzz2jdF5E5w6
Power By udn.com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