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講人:五年1班 劉明光
研討內容:
一、本課教學目標:
1. 查尋原住民作家的作品,增廣閱讀的範圍。
2. 專注聆聽「聰明的山豬」內容,回答問題並說出聽後感想。
3. 有條理的說出有關原住民文化和其他相關故事的內容。
4. 會查字詞典,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意義。
5. 閱讀課文細節,了解課文中人物的對話與詞語運用的特色。
6.
欣賞課文,認識課文中運用轉化修辭的內容。
教學流程重點:
一、請學生回家先行閱讀課文內容,並註記提問問題。
二、分組角色扮演,以戲劇方式呈現出山豬學校、飛鼠大學可能場景。
三、閱讀理解部分可在角色扮演結束後,彙整同學問題或由老師提出問題,請同學分享討論。
四、本課重點在透過不同角度觀察身旁周遭事物,老師在設計提問時,可多運用學生平常遭遇的狀況為引導,讓學生勇於表達內心世界。
五、本課的另一個重點在於人與環境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衝突,老師也可以時事做為例子,讓學生透過討論,得到一個平衡的觀點。
|
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
國語五下十二課(山豬學校、飛鼠大學)備課記錄
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
品德教育自編教案
新北市 江翠國民小學 102學年度上學期五年級品德校本課程設計 設計者:_劉明光
單元名稱
|
公德:
|
|||||
單元目標
|
能力指標
|
品德準則
|
具體目標(檢核項目)
|
|||
3-2-1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,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、嗜好與責任
4-3-4反省自己所珍視的各種德行與道德信念
|
【認知】:能珍惜公有資源
【情意】:愛惜環境資源、病具同理心
【行動】:愛護公物,維護環境整潔,做事不妨礙到他人,並能為別人著想。
|
n 我會輕聲細語
n 我會做好資源回收
n 我會排隊
n 我不會在走廊上奔跑
n 我會愛惜公物
n 我做事不會妨礙到別人
|
||||
課程設計
|
教學活動流程
|
教學
資源
|
時間
|
學習評量
|
||
一、引起動機
教師提問:
(一)何謂公德?
(二)在江翠國小你曾經看到過的缺乏公德心的行為?
(三)如果大家都沒公德心,學校有可能變成怎樣?
(四)當你看到某位同學缺乏公德心的負面行為,你會怎麼做?
二、 故事分享:嘉邑行善團的故事
(改寫自南e網)
「嘉邑行善團」在民國43年創立,當時開設醫院的張進通、許世賢夫婦最熱誠,不但免費為貧苦人家治病並捐錢救濟他們。有一次大風災,六腳鄉淹大水,讓很多村民身染疾病,後來許世賢醫師放下醫院工作,到蒜頭村義診,連續一個月不眠不休的為村民看病,他這種為貧困災民付出的愛心,實在令人感動及尊敬。
許世賢博士的好人好事的行為,讓很多嘉義人都跟隨著他的腳步默默行善,剛開始以修補道路坑洞及施放白米救助窮人為主。到了民國57年,陸續又有多人加入,於是成立「行善堂」,增加補修吊橋及興建便橋的工作。這個團體完全出自善心,每件工程都是以大家的愛心、出錢出力完成它。近30年來,已經造橋325座,幾乎每個星期天,都會有二、三百名團員義務參加造橋。他們自動自發,造橋鋪路的美德,讓人敬佩。
三、 請想想:
1.在你記憶中,你曾經為別人付出過什麼嗎?
2.是否願意將那份受人幫助的心,傳給每一個人?
3.看完這篇小故事,你有什麼感想呢?
|
投影片
網路
影片
學習單
|
15分
15分
10分
|
|
|||
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
國語五下第一課(今日歌、明日歌) 備課記錄
新北市江翠國小102學年度教師專業發展社群
「學年暨科任備課」研討紀錄
|
主講人:五年1班 劉明光
研討內容:
本課教學目標:
1.專注聆聽一個愛惜時間的故事,並歸納故事要點。
2.說出一個關於愛惜時間的故事。
3.學習課文中的生字、新詞,了解文言文的特質。
4.主動閱讀愛惜時間的故事。
5.將詩句改寫成語體文。
教學流程重點:(透過提問與討論的互動模式,令學生主動思考、學習)
一、 上課前先要求同學在家背熟課文兩首詩歌
二、 發下閱讀理解提問單,請同學寫下提問的問題
三、 老師檢閱提問單後,分配給同學,請同學針對問題,提出自己的答案,如遇無法回答或不懂的問題,可委請其他同學代為答覆,或由老師解答。
四、 透過提問與討論,讓同學理解課文內容大意以及作者想要傳遞給讀者的內涵深意。
五、 指導學生國語習作,可透過分組討論的方式撰寫(第三、四、五大題)
|
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
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
為螞蟻引路--教育又何嘗不是為學生引路
為螞蟻引路
億萬富豪丹尼爾在散步時,發現一個小男孩蹲在路邊,手裡拿著一根草莖在地上擺動著。丹尼爾好奇地俯下身子,撫摸著小男孩的頭,問道,小朋友,你在幹什麼呢?
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道,我在為一隻螞蟻引路。
丹尼爾聽了,忍俊不禁地笑道,一隻螞蟻需要你引什麼路?
小男孩認真地回答道,這只螞蟻和同伴走散了,正驚慌失措地四處尋找它的同伴,我要把它引到它們的隊伍中去,這樣它才有生存下去的機會。
丹尼爾這才仔細地看到,原來小男孩在用草莖將一隻走散的螞蟻慢慢地引到蟻群中去。在小男孩的努力下,那只走散了的螞蟻終於被小男孩引到了那些螞蟻群中。見到了同伴,那只走散了的螞蟻立刻歡快地和大家碰著觸角,顯得十分親熱和興奮。
丹尼爾不禁對小男孩這種心地善良的做法很是欣賞,他說道,謝謝你,為那只走散了的螞蟻找到了同伴,也找到了生存下去的機會。
小男孩這才抬起頭來望著丹尼爾,他眨著一雙聰慧的眼睛,露出甜美的笑容。看著這纖塵不染的笑容,丹尼爾心裡蕩起層層漣漪……
離開小男孩,丹尼爾一路上不住地自言自語道,為一隻螞蟻引路,真的很有趣、很有創意。
丹尼爾是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家大型連鎖超市的大老闆。他樂善好使,常常慷慨解囊,扶危濟困,被人稱為“大善人”。偶爾一次在路邊看到一個小男孩為一隻小螞蟻引路,給了丹尼爾心靈帶來很大的震動。他想,給那些迷失方向的螞蟻引上一條路,使那些走失的螞蟻不再迷惘、驚慌,真的是一種聰明的做法。行善,從某種意義上講,也是這個道理。
一天,丹尼爾剛走到公司門口,忽然被一個中年婦女擋住了去路。中年婦女帶著一個七、八歲的小女孩,一把鼻涕、一把眼淚的向丹尼爾泣訴道,丹尼爾先生,您可憐可憐我們母女吧!我男人得了重病去逝了,我也失業了,我們母女倆的生活陷入了困境。說罷,女人從包裡拿出相關證明,央求丹尼爾能救濟下她們母女。
丹尼爾聽了,心裡溢滿了同情。如果這事發生在從前,他會馬上掏錢或叫財務部門拿出一些錢給這對母女救急。但今天他沒有這樣做,而是親切地詢問那位女人以前是做什麼工作的?
女人淚流滿面的回答道,我以前是做財務工作的。
丹尼爾聽了,眼睛一亮,他對女人說道,我馬上安排人事部門對你進行考核一下,如果沒有什麼問題,你就在這家超市財務部門工作,並預支你3個月的工資。
女人聽了,臉上露出欣喜的光芒,對丹尼爾連連稱謝。
一年後,在這家超市擔任財務主管的蘇姍女士,她的業務能力和創新意識,很受老闆丹尼爾的賞識和器重。在耶誕節超市舉辦的晚會上,蘇姍女士對前來參加晚會的丹尼爾說道,謝謝您丹尼爾先生,是您為我引上了一條自食其力的路子,同時,也給了我一種人格的尊嚴。
丹尼爾笑道,尊敬的蘇姍女士,不用謝我,是您的才華和努力,在生活中得到了回報。
蘇姍女士羞澀的笑了,笑的很甜、很明媚。
一天,丹尼爾收到一封名叫雅各的小青年給他寫的一封信。信中說,他今年剛考入麻省理工大學,由於父母早逝,生活十分困難,上大學的費用到現在還沒有著落,希望丹尼爾先生能資助他一下。
丹尼爾看了這封信,給他回了一封信,信中說道,你進入大學後,可以到我公司開在麻省理工大學校外的那家連鎖超市分店打工,我將提前預支你一年的打工工錢。我會把你相關情況向那家超市說明的,屆時你去辦理相關手續就行了。
幾年後,已是一家軟體發展公司老闆的雅各在公司成立儀式上說道,當初,我是一個窮困潦倒的窮學生,我向丹尼爾先生求助,丹尼爾先生獨闢蹊徑,給我引上一條自食其力的路子。如果當初他只給我一些錢,只能解決一時之急,甚至給我養成懶惰、不勞而獲的思想。可以說,如果當初沒有丹尼爾的高瞻遠矚,也就沒有我今天創業成功。他的行善,充滿著一種智慧和遠謀,使被救助的人,得到了一種人格的尊嚴和力量。
在出席德克薩斯州舉辦的大型慈善活動中,丹尼爾對來賓們說了這麼一句話,他說,為一隻螞蟻引路,就是一種最大的行善。行善的根本宗旨,是要給被行善的人,找到一條光明、燦爛的路子,還要給人以人格尊嚴。這是一種道德底線,更是一種人格力量的昇華。
丹尼爾的一番話,在人們心裡蕩起了層層漣漪,人們心裡溢滿了溫暖和感動。德克薩斯州發行量最大的報紙《休斯頓紀事報》在評論中指出:為一隻螞蟻引路,是行善的一種最高境界。行善的出發點在於引路。引路,是一種智慧,更是一種心地坦蕩的大愛。
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
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
訂閱:
文章 (Atom)